古稀老人的虎头鞋情结

时间:2018-08-02

说起虎头鞋,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,很多人小时候也都穿过,虎头鞋寄托了大人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,希望孩子没病没灾,茁壮成长。可是,随着时间的变迁,现在会做虎头鞋的人也是越来越少。在大荔县赵渡镇赵东村,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,就是现在为数不多的会做虎头鞋的人。

瞧瞧这一双双色彩艳丽、鞋型精巧的鞋子,是不是格外夺人眼球呢?这些色彩斑斓,被做成栩栩如生的虎头模样的鞋子就是虎头鞋,又叫猫头鞋。虎头鞋被人们赋予驱鬼辟邪的功能。用形象逼真的虎头图案驱鬼辟邪,保护孩子没病没灾。而这些花样优美,针线细密的虎头鞋,可都出自韩秀云老人之手,韩奶奶今年74岁,由于身体原因,从五十多岁开始便不能下地干活,就在家里待着,一直闲不住的韩秀云就想找个事做,正好当时还在世的婆婆喜欢做虎头鞋,她就跟着学起来。

大荔县赵渡镇赵东村村民韩秀云:觉得做得不好的时候,两手一拉一扯,生气了就扯了,心里一烦又一扯,过了一段时间没事干就又想做。她做着我就在边看着,我就按照人家说的扎。慢慢慢慢,学着她怎么样出针,怎样落针,做了一双还想做两双,越做越多,做着做着就放不下了。

老人说,虎头鞋做工复杂,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、拨花、打籽等多种针法。从绣虎头、纳鞋底,到最后缝制,一双虎头鞋的完成,需要花上好几天时间缝上上千针,费时、费事。最近几年,家人开始担心老人的身体,劝她别再做针线活儿:辛苦了一辈子,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也该享享福了。可老人不听。

大荔县赵渡镇赵东村村民韩秀云:过来过去都说,跟我都吵了好几回了,

韩秀云的丈夫马福森:娃娃不让她做这,我也不愿意叫做,怕他眼睛受不了,人受不了。再一个,我还开着小卖部,她一做那就顾不上给我卖货了。

记得有一次,家人把老人的布料、针线藏了起来,可老人丢了魂儿似的,一整天怏怏不乐。后来家人们也想通了,只要老人快乐比啥都重要,把她的针线、布料拿了出来,这下老人又有了精神,像个孩子一样地笑了起来。

大荔县赵渡镇赵东村村民韩秀云:原来还唱戏呢,以后戏都不唱了,光爱做这鞋心钻到里面,光想做这花花鞋。

就这样,出于对这门老手艺的热爱,韩奶奶做虎头鞋已经二十多年了,在当地也小有名气。老人在鞋的款式和花样上也做了改良。从刚过百天到十二三岁小孩穿得鞋子都有。大荔县赵渡镇赵东村村民韩秀云:有猫娃鞋,原来扎过苹果,扎过黄瓜,扎过柿子、蛤蟆。秋天是一般的厚鞋底的,小娃的鞋底是薄的,娃一过岁就是厚鞋底,夏天一般就是凉鞋,到冬季就是棉鞋,

韩奶奶说,虎头鞋是布鞋,吸汗和透气性好的特点可让孩子双脚更舒适,附近村里谁家添个宝宝,做姥姥都会要送上几双虎头鞋,以此表达老一辈对孩子们的期盼和祝福。这虎头鞋虽然做起来费事,但是价格却不高。

大荔县赵渡镇赵东村村民韩秀云:一般的鞋就是二十多块钱,小娃的鞋就是十来块钱。

老人说,现在她年纪大了,戴上了老花镜,每天还会花费四五个小时来做鞋,做虎头鞋对于她来说已经是显得力不从心了。现在她的虎头鞋一个月也卖不了几双,她做这个,不图挣钱,就是出于对这门老手艺的热爱,也许是因为过程太复杂,现在愿意做的人越来越少。大荔县赵渡镇赵东村村民韩秀云:主要是没有人学,往后就是担心这失传了,没人学这了。

大荔县赵渡镇赵东村村委会副主任同万明:老人年龄有七十多岁了,现在无劳动能力,经营多年民间刺绣,参加过县上和镇上的文化展览,十里八乡的村民都前来到这里购买娃娃的小鞋,希望广大爱好者到这里参观和学习,把这一门民间手艺发扬光大。

虎头鞋寓意平平安安,在这里我们祝愿老人身体健康,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喜欢和欣赏这门传统老手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