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物馆新策今年内或出台将推“以需定供”菜单式服务

时间:2019-05-07

     光明网北京5月5日电(记者李政葳)近年来,“博物馆热”等持续升温,未来我国博物馆如何改革发展?在国家文物局5日举办的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,国家文物局已起草完成《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在去年底全国博物馆工作座谈会上征求了意见,目前正在修改完善,争取今年内印发。

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回答记者提问

       关强介绍,近年来“博物馆热”持续升温,博物馆已成为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去年统计数字显示,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2万余个、各类教育活动20余万次,年参观数量超过10亿人次。

    “让文物活起来”已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鲜明特征。比如,《国家宝藏》《如果国宝会说话》等热播节目,使博物馆文化传播不断打破时空和地域限制。

      博物馆在服务国家大局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。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出入境展览近百个,博物馆逐步成为国家会客厅和文化外交的“金色名片”。

      此外,博物馆在推动文明城市创建、乡村振兴、精准扶贫、文旅融合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彰显。

      针对国家文物局已起草完成的《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关强表示,该意见一是统筹推进不同地域、不同层级、不同属性、不同类型博物馆均衡发展,构建均等化、普惠化、便捷化的现代博物馆服务体系。总体来说,目前东部地区博物馆量大一些,西部地区少一些;城市多一些,越往基层博物馆越少一些;下一步将在布局上、类型上多做一些工作。

      二是加强以藏品为核心的收藏、保护与研究工作,强化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,着力推动研究型博物馆建设。从藏品角度来说,不同时代代表性的物品都可以成为文物,要对近现代的文物更多地给予关注,加强珍藏。

      三是深化博物馆供给侧改革,创新博物馆传播内容、形式和手段,变“政府端菜”为“群众点菜”,实现博物馆“以需定供”的互动式、菜单式服务。根据社会需求、群众需求,更多地提供博物馆的各种服务,包括展览,因为展览是博物馆最大的服务品牌,把展览办好是完善服务供给的重要方面。

      四是创新体制机制。推进管办分离,增强博物馆法人自主权;健全激励机制,开展博物馆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试点,落实博物馆从业人员享受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等。

   “博物馆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,既有博物馆自身的调整和优化,也有体制机制的完善和健全。下一步,国家文物局将征求各相关部门的意见,争取支持,早日出台《意见》,让博物馆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。”关强说。(光明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