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中国鞋文化网
鞋杯,即将酒杯放在鞋子中,饮酒作乐。因为用的是小小的三寸弓鞋,故又称“金莲杯”,俗称“吃鞋杯”。根据文字记载,这种陋俗可能始于宋。宋代女子缠足已经很盛行,卢炳有诗云:“明眸翦出玉为肌,凤鞋弓小金莲衬”。而在元陶宗仪的《南村辍耕录》一书中,也有具体记载:当时有个杨铁崖,最喜欢用小小的弓鞋行酒。每于筵间见歌儿舞女有纤小缠足者,并脱其鞋载盏以饮酒,使席上的饮酒气氛更加浓烈,并起了个雅号叫做“金莲杯”。
宋时社会风气很坏,吃鞋杯之风尤其在一些文人骚客中很盛行。隆兴年间,有位何元朗,得到南院名妓王赛玉的小红鞋,如获至宝,每次宴请宾客都用此鞋行酒,满座的人经常喝得酩酊大醉。《金瓶梅》中第六回,也写到西门庆“吃鞋杯”情景。另外,王深甫做了一首《双凫杯诗》,也是写吃鞋杯,故鞋杯又有“双凫杯”之称。实际上,吃鞋杯只是侮辱妇女人格的行径,是一种极其庸俗的饮酒游戏。到清时,也有用陶瓷做成小脚鞋,以此代酒杯饮酒行乐者。
在《金瓶梅》第八回里,写潘金莲在等西门庆来幽会:
“(金莲)盼不见西门庆来到,嘴谷都的,骂了几句负心贼,无情无绪,闷闷无语,用纤手向脚上脱下两只红绣(鞋)儿来,试打一个相思卦,看西门庆来不来。正是:逢人不敢高声语,暗卜金钱问远人”。这叫“盼情郎,佳人占鬼卦。”
用小鞋占卦是与中国庙宇里用筊杯问卜有相同的道理。打 杯时,用两块木头,一边是圆的,其余是平的,祈求者手握着它们,抛向地面,根据圆面在上还是平面在上,就能得出神谕,以测定吉凶。有时,那块木块还在地上旋转,最后停下,平面朝上,这就是一个肯定的回答,是吉卦。在北方,这叫“卜”。
这里的“鞋卜”,不是木块,而是裹脚女人的小鞋(大约三英寸),用平的鞋底和圆的鞋尖儿来问卜。
用鞋占卜,明清时代在民间已经流行,是与裹脚有关的,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占卜形式,女人用它来推算他们的情人(或丈夫)是否回来。有李开先《一笑散》中一首“鞋打卦”的诗,其最后四行可以看出这种扔鞋方式是如何得出预言:
“不来哪跟儿对着跟儿,
来时节头儿抱着头儿,
丁字儿满怀,
八字儿分开。”
尽管很少有人写“打鞋卦”这一民俗,尽管这首诗两句的结尾,是种方言口语,比较费解,但它在明清时代已在民间流行,这是事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