缠足与三寸金莲

时间:2008-01-24

    鞋是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数千年来,鞋子翔实地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,不仅每个民族所穿的鞋不一样,不同历史时期的鞋子也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,代表着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生活习俗、不同的审美。在中国的鞋文化中,有一种鞋延续使用时间很长,而又独具东方“特色”,曾被认为是中国妇女的耻辱的象征物,那便是——“弓鞋”。

 

    说到弓鞋,必先讲“缠足”,大家都知道它是旧时中国妇女用布条缠裹双足,以压缩肌骨生长,使其纤细小巧的一种陋习。种有违身心健康,以“畸形”为美的陋俗渊于何时,尚无详考。在众多的起源说中,有的认为始于南北朝齐国东昏侯时代;有的认为始于隋炀帝时代;有的认为始于唐太宗时代,众说纷纭,而大多数的观点则认为是始于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时期(公元937-975年)。传说当时 “李后主宫嫔窅娘,纤丽善舞,后主做金莲,......令窅娘以帛绕脚,令纤小,屈上作新月状,素袜舞云中,回旋有凌云之态......人皆效之,以纤工为妙,”

 

   《骨董琐记》引《辍耕录》云:“扎脚自五代以来方为之,如熙宁以前入犹为者少,近年则人相效以不为者为耻也。”在此之前,文人描述女性之美,多说窈窕艳丽,婀娜多姿,或具体描述眉目、腰肢、手指等,从来未涉及到缠足之事。唐镐《金莲步》诗云:“金陵嘉丽不虚传,浦浦荷花水上仙,未会与民同乐意,却于宫里看金莲。”说明当时一些官宦上层,已开始具有了以女子缠足为美的畸形审美观。“金莲”也许因此得名。

 

    此后,宫内外皆仿效之,缠足的妇女越来越多,特别是到了明代,缠足几乎成为不可更改的祖传圣训,从下面的一段传说,我们便可窥视出明人对缠足的重视。据明人徐祯卿记载,洪武年间,南京街头出现了一幅画,画面是一位怀抱西瓜的妇女坐在马上,马蹄子特别大,皇帝朱元璋微服出游见此,勃然大怒,立即下令搜捕作画之人。由于没抓到作画者,一街人都被杀死。何以致此呢?原来朱元璋认为,这幅画的用意是在讽刺马皇后脚大,出身低贱,缺少女性的风仪,暗喻大脚女人作皇后不能母仪天下。怀抱西瓜暗示朱元璋和马皇后为淮西人(“怀”与“淮”同音),可见当时缠足不仅仅为女性之美,而且已成为衡量女子是否具有德操的一种标志。真是令人啼笑皆非。

 

    到了清代,擅长骑射的满族人进入中原以后,为了削弱汉族文化的影响,很快就颁布了禁止妇女缠足的法令,但由于缠足之习的“根深蒂固”,最终未能真正执行,虽宫内满族女子不缠足,穿盆鞋,但仍有许多满族女子也“入乡随俗”,竞相效仿。以致嘉庆十一年(1807年),朝廷在满、蒙八旗中选秀女时,不得不特发一道上谕指出:“九年二月间送阅秀女,见其衣袖宽大过甚,且竟有缠足者,变俗根本,莫此为甚,当经明降谕者饬知,八旗严加禁止。”(《清宫述闻》卷六)可见当时,上至王亲国戚,下至庶民百姓,都以缠足为美。直到辛亥革命以后,随着反封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,放足成为时代的潮流,这一延续千余年的违反人性的畸形审美的产物陋俗才逐渐灭绝。

 

    虽说“小脚一双,眼泪一缸”真切地反映了女性缠足被摧残的痛苦,但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,人们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,认为裹脚的姑娘是哭在前、笑在后,而“大脚一双,眼泪一缸”倒是常有的事。也正因为此,当时在民间存在着一个很怪的现象,即女子出阁,不评头、只论足,谁的脚裹得愈小愈出众;而脚上之鞋,也是精心绣制而成,仅有三四寸长,也叫“三寸金莲”,多精巧别致,常被观赏品评,受到赞赏的,不仅自己引以为荣,家里人也感到脸上有光。

 

    中国地域辽阔,长期以来,各地区形成了不同款式、风格的金莲鞋,形状多是前面细尖,后面宽圆,鞋面中间略高一些,呈弓形,帮底细软,较为可脚。中国“金莲”收藏家杨韶荣先生通过大量实物研究,发现南北莲鞋风格迥异:概括说南方莲鞋以浙江绍兴、舟山、宁波等地为代表,做工细腻,绣工讲究;北方莲鞋以北京、天津、山西为代表,较粗犷大方。

 

    同时,“三寸金莲”按式样、种类、季节等又可分为许多种,可以说是无论春、夏、秋、冬,还是婚、丧、嫁娶、祝寿等,都有与之相配的鞋,形状、颜色、纹饰都极为讲究。特别是鞋上所绣图案,可谓五花八门:牡丹、梅花、石榴、寿桃、福禄寿字、龙凤、青蛙、暗八仙,以及后来出现的人物故事,无不色彩鲜艳,精细纤巧,生动真实。一双双金莲上的五彩图案,既能体现鞋主人的身份,同时也充满了鞋主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。

 

    在我馆的《民间生活用品》展览中,便陈设着三双精美的“三寸金莲”(见图),因其是数年前由河北农村征集上来的,应具北方莲鞋特征:

 

    其一:鞋长14厘米,造型前尖后圆,中间为弓形,鞋面较高,像短靴。鞋中间缀有一道漂亮的褶边,下部为红色,上面为黑色。鞋尖两侧绣葡萄纹;鞋帮前端绣青蛙、荷叶、荷花,寓意多子多福;鞋底中间绣折枝花卉一支。色彩鲜艳,寓意吉祥,制作精良。

    其二:鞋长15厘米,此鞋前端更加尖细,中间为弓形,通体红色镶紫边,鞋帮两侧绣折枝花卉图案,鞋底中间部分各绣一只翩然欲飞的蝴蝶,前后皆为皮底。

    其三:鞋长16厘米,平底,淡蓝色鞋面,从鞋尖开始绣折枝花卉,与粉红色里衬相配,淡雅精巧。

 

    缠足早已成为历史,许多精致的“三寸金莲”也因为它的特殊性而成为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的藏品,虽已不多见了,但她所记录的那一页页历史却深刻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了。

来源:中华鞋文化网